圆满完成部分机构搬迁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局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了市政大厦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办公用房的装修和弱电建设工作;完成了怡丰大厦和巨鹿大厦4-2万平方米的改建、装修工作;制定了市级机关办公用房调整方案和市政大厦周边交通组织方案,并组织实施了30个党政机构的搬迁、入驻工作,做到了安全、有序、周密,实现了市级机关集中办公、资源共享的初步目标,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办公用房腾退、调整和强化管理成效明显
制定了《加强市级机关办公用房调整中腾退房产管理的意见》,初步完成了14处搬迁单位原办公用房的腾退。共接收腾退出的办公用房7.5万余平方米,退租租赁办公用房12处,每年可节约租金1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部分市级机关租赁直管公房的产业核对,完成了9处房产,约2-4万平方米面积的产权变更工作。开展了市级机关在建、拟建投资项目的清理工作。以市级机关集中办公为契机,完善办公用房配套管理制度,制定了《市级机关办公用房装修标准》、《市级机关办公用房智能化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办公用房新建、改造项目的管理及操作程序》等制度,增强了规范性。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
积极稳妥地推进市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在充分调研摸底分析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机构转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搬迁各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均改由后勤服务集团承担,人驻市政大厦的原有7家机关服务中心改革基本完成,180名在编后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编写了《机关后勤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第三轮"三优一满意"行业达标评比活动,促进了评比单位服务质量的提高。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机关后勤设备与系列用品展。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区县机管局局长联席会,加强了局与区县机关后勤部门的联系。
机关后勤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局各职能部门转变管理理念,重视机关后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并取得新果。对局历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选编,并制定了《局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局机关预算资金管理规定》、《关于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专用公务车辆管理的意见》、《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专用公务车辆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为强化管理提供了依据。还引进"外脑",委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专家引进现代内控理论,研究制定了《机关工程建设管理流程》,为加强和完善机关后勤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各项后勤管理职能继续强化
财务管理在确保落实重大任务和市级机关正常运转经费保障的同时,完成了行政机关公用经费定额管理的试点工作和办公设备配置标准的制定工作。配合机关后勤体制改革,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后勤集团建立结算关系。国有资产管理着眼于理顺工作体制,完善资产处置审批和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了国资处置工作规程和授权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审批程序。加强了对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开展了专用公务车的清理整顿工作。提出了《关于对市人大、市政府车队实行集中管理的意见》和《市政大厦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意见》,推进了公务用车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起草并下发了本市部级和机关局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召开了改革工作会议,启动了本市部、局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平稳有序地实施机关公务员住房解困工作。全面启动了新进公务员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
全面完成服务保障任务
调整了人民大厦贵宾接待和会议场所布局,完成贵宾厅的装修改造工程,新辟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室,充实了会议服务员队伍,会议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市政府总机完成了设备更新扩容,以一流的服务荣获"全国机关后勤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配合机关办公大楼调整,购置一批新客车,提高了服务质量;机关车队为市领导和机关提供安全行车服务300多万公里。机关安全保卫在确保人民大厦安全和办公秩序稳定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市政大厦的安全保卫工作重任,确保了两个大厦的安全万无一失。全年完成市领导中外宾接待、会务、宴会警卫任务1800多批,总计4.8万人次。加大技术防范力度,实现门卫访客登记无纸化和车辆进出牌、证、卡自动识别,提高了安全管理效能。重视事前防范,组织了消防灭火实战演练,提高了对火警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办公大楼施工现场管理和机关大院车辆停放管理,有效缓解了机关大院停车难的矛盾。加强局管人防工程的基础建设和维护管理队伍建设,从严实施部分工程改造、改建工程的管理;狠抓维护保障制度的落实,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经营效益大幅提高
局系统内企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加快转制步伐,努力开拓市场,强化内部管理和经济核算,在完成各项后勤服务保障任务的同时,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实现总收入127389.4万元,总利润7437.3万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57%,同比增长2%,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孙宋文管事业有新发展
举办了《辛亥风云文物精品展》,得到各界广泛好评。完成了《孙中山》明信片书的编辑和《怀念宋庆龄》宣传专题片的制作。开展了"宋庆龄生平事迹巡回宣讲"等一系列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编辑出版了《宋庆龄书信集(续编)》,完成了《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图录》和《宋庆龄年谱长编》的编撰工作。收集整理孙中山宋庆龄中英文报刊史料710条。组织召开了"宋庆龄诞生地学术研讨会"、"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为提升市孙宋文管委在本市纪念地文博领域的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加强
修订了《关于贯彻落实<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若干意见》,完成了局级副职领导后备干部推荐、报送工作,并对5名处以下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占处级以下干部总数的11.7%。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安排1名干部到区县机管局挂职锻炼,2名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青于班和市委党校中青班培训;首次通过民主推荐确定局机关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并选拔4名后备干部充实到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改善。局机关全面应用了公务员考核软件进行日常工作考核。培训中心开展了机关后勤系统政府全额经费补贴培训,全年完成各类培训考核7000余人次。
精神文明建设亮点频出
成功举办了局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区县机关后勤文化巡展活动,赢得了市、区领导和基层单位的普遍好评。积极配合市政府办公厅和市语委做好迎接国家语言文字检查评估工作,高质量地通过了国家语委的检查评估。积极参加市级机关庆祝建国55周年文艺歌咏比赛,创作的小品《第一关》及局合唱团分获金奖和铜奖。成立了绿叶艺术团,为进一步推进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弘扬机关后勤文化精神搭建了平台。《上海后勤》杂志注重选题和策划,一批好文章在全国同行中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