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上海市政府机管局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继续深化后勤改革,加强职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 深化改革,机关后勤体制机制有新突破
完成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阶段性任务。抓住市政、怡丰、巨鹿等大厦正式启用的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中办公点市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三个集中办公点共10家后勤服务机构的改革工作,214 名在编后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按照预定没想完成了阶段性工作。同时,对 3l 家设有机关服务中心的市级机关在编后勤人员及市级机关原机关机关工勤人员情况进行调研,并拟制了《关于推进本市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方案》。
编写教材并在全国首次推出机关事务管理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率先推出《机关事务管理基础知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实务》和《机关事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三本机关事务管理专业教材,并会同市职业考试院首次举办了机关事务管理职业资格考试。
改革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取得成效。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与后勤服务机构之间契约化管理的操作机制,起草了《局后勤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 讨论稿 ) 》,进一步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定期开展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测评。
有序推进了机关后勤各项制度改革。积极参与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研工作,认真做好市政府车队和市人大车队合并的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上海市部局级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完成部分部局级干部住房货币补贴工作。创新基建工程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制定了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操作流程和办公用房建设、管理分责审批流程制度及过程监督制度,并在部分在建项目中进行试点。
局系统内企业深化改革,经营业绩保持增长。局系统内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各项经营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上海展览中心按时完成注资世博集团和企业转制工作。
(二) 强化职能,机关后勤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继续强化职能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完成10 处办公用房接收,进入资产置换运作;对市政府外办等单位办公用房进行了重新调配;完成l 『市政大厦及黄浦区直管公房等13 处房产的产证办理工作。完成了局各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保障和竣工项目的审计工作;就行政机关公用经费支出定额管理进行了试点,针对预算支出管理难点开展调研,为加强行政机关预算管理打下基础;完成了24 个收入分配统一管理试点单位的摸底调查工作,推进了市级行政机关清理津贴补贴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工作。着眼于理顺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体制,完善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对国有资产管理软件进行网络升级,构建了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完善公务用车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局属车辆的资产管理;修订了《上海市市级机关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管理办法》,健全了安全行车管理网络,市级机关车辆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进一步做好机关公务员住房解困工作,市级机关90 %以上单位制定了解困方案( 资金已到位) ,解困人数达12000 人;全面推进新进公务员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市级机关和19个区县全部完成新进公务员的住房补贴账户开户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开局良好。与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联合倡议,在市级机关开展了以“节约资源,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人民大厦节电115.6 万度,同比下降13.9 %;节约煤气4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1.7 %。市政大厦一年亦可节电31.5 万度。草拟了《市政府机管局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施办法 (讨论稿)》,探索在节电、节水、节油、建筑节能、办公经费节约等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全局信息化建设面貌一新。局信息中心经过认真筹建,完成了人员招聘、岗位设置等内部工作;认真履行职能,对局域网软件进行修改完善,覆盖范围有了拓展,完成局机关与市孙宋文管委、上展中心的网络连通;完善了财务、车辆、房产管理等公务网软件,并对各部门软件开发和升级实行统一管理。
(三) 抓好大事,服务保障质量和能力持续提升
圆满完成年度重大政务活动的保障任务。优质、安全、有序地完成了元旦、春节双拥活动,市委全会、市人代会等重大政务活动的后勤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巴金同志的追悼仪式及骨灰撒放仪式等重要任务的后勤保障工作。
成功举办华东六省一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第 14 次联席会议。交流了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做法和体会,并就如何破解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节点目标按期完成。人民大厦改造工程按计划完成了主楼部分楼层和综合楼的改造。高安路19号办公基地项目已结构封顶,进入墙体砌筑、分装和装饰设计阶段。福州路210 号进入工程前期准备阶段。“两圈三点”的办公用房格局逐步形成。作为我局第一个授权委托试点项目,上海海事法院建设工程已完成主结构封顶及内部砌筑,通过市优质结构验收和创文明工地的验收。完成人民大会堂上海厅改造装修工程、北京和平街西苑6号等工程。
机关安全保卫力度进一步增强。在做好人民大厦、市政大厦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修订J ,《人民大厦处置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等一批应急方案,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拓展职能,整合资源,顺利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场所安全保卫工作的交接;会同市公安局对市级及区县机关54 处办公场所进行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检查。
人防设施管理和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按时完成415改建工程和200号连通道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行;对局管人防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初步规划。
行业联系和指导工作得到加强。开展了第三轮“三优一满意”行业达标评比表彰活动,并启动了第四轮评比。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区县机管局局长联席会,加强了与区县机关后勤部门的联系。
(四) 扎实工作,干部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收到实效
先进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活动各项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受到市委督察组和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的肯定。组织处以上党政负责干部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拓展了领导干部的工作思路。
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印发了局贯彻落实市纪委《上海市2005 年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要点》的意见,成立了局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小组;起草了《机关效能和行政行为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大了监督力度。
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年内共完成11名处级干部选拔,其中,选拔6名处级后备干部充实到机关处级干部和集团副职领导岗位;22名同志被列为局机关、事业单位处级后备干部和集团副职领导后备干部。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办法。加强调研,基本形成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结合的人才发展规划。为公务员提供“十部在线学习城”、“双休日培训”、“公共管理硕士课程8+x 培训”等培训,并制定《培训质量评估办法》,加强了对培训质量的检查。较好完成了全市机关后勤系统“政府伞额经费补贴”技能培训与考核一作,全年共完成各类培洲2072人次,考核l753 人次。
群众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双结对”工作机制;开展年度“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和“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的评选活动;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上海后勤》杂志继续保持在同类刊物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好文章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五) 开拓创新,文博工作呈现崭新面貌
文物保护和征集取得新收获。引入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文博工作程序和考核标准。明确了市孙宋文管委对全市孙宋文物实行归口管理的新职能。向社会征集了5 批共2500 多件反映辛亥革命的极具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物。严格贯彻《文物保护法》,对2617 件文物进行了鉴选登录,修复和复制文物70 余件;完成了孙中山故居大修工作。宣教工作开创新格局。大力推动宋庆龄纪念馆的立项建设,全面启动儿童博物馆的改造项目。成功举办了《宋庆龄文物暨高醇芳师生作品展》;举办了《孙中山在南洋》图片展、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9 周年暨孙中山铜像捐赠揭幕仪式等重要活动。孙中山宋庆龄资讯网站建成试运行,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手段。孙宋研究取得新进展。出版《上海孙中山宋庆龄文物图录》;全面完成《宋庆龄年谱长编》130多万字的编撰工作;《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申报刊型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得到批准。召开了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宋庆龄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中山学社联合举办了纪念同盟会成立100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